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
 
 
  新闻中心 >> 消费警示  
 
 
警惕消费陷阱 守护幸福晚年
文章来源:锦州市消费者协会办公室   日期:2025/8/6  
 


银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老年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,但也带来了许多维权问题。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认知能力弱等特点,通过虚假宣传、消费陷阱等手段蒙骗老年人消费。为保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,锦州市消费者协会办公室发布消费提示,提醒老年人警惕消费陷阱,守护幸福晚年。

一、警惕虚假宣传

在老年健康类消费领域,尤其在药品、保健食品领域,夸大产品功效疗效、宣称能治疗多种疑难杂症、打着“科技牌”、虚构“医学突破”,甚至包治百病等各种不实宣传仍屡见不鲜,或者以“无效退款”“无毒副作用”等疗效承诺坑老、骗老,诱导老年人购买,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。一些包治百病的“神药”往往是普通预包装食品,无疾病治疗功能。

老年朋友选购产品时一定要理性消费,牢记普通食品和保健品不是药物不能替代药品,避免被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误导。

二、远离免费陷阱

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打着关爱老年人的旗号开展免费讲座、免费体检、免费旅游、免费领取等看似诱人的活动,然后在过程中捆绑消费或推销高价商品服务。

遇到免费活动老年消费者一定要谨慎对待,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”,切勿因小诱惑而遭受大损失。

三、警惕专家义诊

一些商家打着“专家义诊”“健康咨询”的幌子,邀请所谓“名医专家”“医学教授”为老年人免费义诊或体检,宣称此专家对某些疾病有非常专业的治疗水平。这些“专家”会故意夸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,将普通的保健品当价格不菲的药品或医疗器械来推销。当消费者发现保健品有问题的时候不法分子早已逃往他处,对老年人的经济、身体、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打击,更耽误了治疗时间。

老年消费者不可盲目听信保健品能治病,更不要过度依赖所谓的“保健品”身体不适、治疗疾病应去正规医院就诊,保健养生也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,避免贻误病情。

四、提防情感营销

老人普遍存在生活孤独、缺乏陪伴的问题,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假意关心老人,时常提着水果等礼品上门拜访老人,陪老人聊天、做家务,甚至喊“爹”叫“妈”,让老年人对其卸下防备,骗取信任。赢得信任后便以各种理由推销产品或者经常组织老人参加集体联欢,营造融洽的“大家庭”氛围。老人们往往会逐步放松警惕,在“情感”的支配下被诱导消费。

老年消费者面对这种情感营销套路,一定要保持清醒,特别是购买大额商品前,应主动与家人多沟通和商量,避免因情感迷惑而冲动消费。

五、谨慎投资理财

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会选择理财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,但市场上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,风险程度不一。一些经营者常常炒作高额回报概念,甚至承诺稳赚不赔、保本保息

虚假承诺高收益忽悠老年人,导致大量老年人陷入骗局泥潭。提醒各位老年消费者,看到高收益产品时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,因为高收益往往对应高风险。

建议老年消费者理财要以“稳”为主,在投资理财时三思而后行:一是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性、收益性,避免盲目跟风投资;二是选择正规金融机构,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;三是树立风险意识,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选择。涉及大额投资时应与家人多商议,不草率做决定。

六、保护个人信息

日常生活中,老年消费者比较容易被“免费赠品”“免费抽奖活动诱导填写个人信息,导致诈骗或隐私泄露。一旦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,可能会进行非法利用或精准诈骗。

老年消费者在参与任何活动时一定要保持警惕,不轻易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,也不要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或点击陌生链接。遇到要求提供敏感信息的情况,要仔细考量其合理性和必要性,避免陷入信息泄露和消费陷阱。

消费者消费时一定要向商家索要消费凭据,并保存好转账记录等支付凭证。发生消费纠纷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,可及时拨打政务服务热线12345或向当地消协组织进行投诉、举报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 

 
 
 
友情链接:
锦州市工商局 | 锦州市凌河区消费者协会 | 中国消费者协会网 | 辽宁省消费维权网
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设为主页 | 收藏本站 |
版权所有 © 2012 www.jinzhou315.cn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:博涛网络
锦州市消费者协会 版权所有 辽ICP备12013448号-1